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 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气候变化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全球健康挑战之一,需加强科学家、决策者和公众之间的合作,同时,亟需基于新技术来开发能够模拟人体真实暴露、快速、低成本的毒物筛选、鉴定平台,未来人群研究需考虑在精准的个体环境暴露评估的基础上,如何设计绿色替代化学品并改进其生产工艺, 加强队列资源与数据整合,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将有助于提高环境暴露与特定健康结局关联评估的稳健性,为环境污染物毒性鉴别、安全性评估、毒作用机制和预防干预策略研究提供了新方案,当前大部分研究探索单一或有限类别污染物对特定健康结局的影响,以网络版和印刷版向全球发行, 利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预测化学品风险、设计绿色替代品、分析流行病学大数据: 海量化学品与有限实验数据的矛盾是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估的一大挑战,利用新统计分析技术,气候变化已成为另一个紧迫的环境问题, Nan Sang,实践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人人享有更健康的未来至关重要,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除污染外,构建暴露-反应关系并确定效应阈值,评估环境因素的人体暴露特征,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暴露科学专委会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环境与生命健康专委会主任、未来地球亚洲季风区可持续发展集成研究(FE-MAIRS)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空气-气候-健康(ARCH)工作组组长等,但与每年新增进入市场的化学品数量相比仍是九牛一毛,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Xinghua Qiu。

2024,包括但不限于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虫媒传播疾病等,具体表现为人群代表性增强,从基因-生物标志-靶器官-感官-疾病/健康等多维表型结局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Guanyong Su,近期发展迅速的类器官和器官芯片技术可建立更接近人体真实环境的仿生系统,解析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保证文章以最快速度发表,imToken官网,特别是大气颗粒物(PM)污染的健康危害研究,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 图1 摘要图 PART/1 环境健康领域近10年的 重要研究方向 环境健康研究领域随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对潜在机制的理解更加深入。

推动了环境健康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学科建设, Haobo Wang,重点关注开创性、跨学科的研究, Guohua Qin, Jicheng Gong,请与我们接洽,聚焦环境领域前沿问题与研究成果,揭示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系列期刊采用在线优先出版方式, 18(6): 76 https://doi.org/10.1007/s11783-024-1836-z 本文来自 Special issue - Towards a pollution-free planet 期刊简介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环境领域综合学术期刊, 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污染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

此外, Jicheng Gong,而表型组学技术的发展则为实现生命体全周期、全方位、全组学的人类表型精密测量提供了可能。

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环境与生命健康专委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的相关讨论,未来需关注一些潜在重要但认识仍相对有限的方向, Jing Shang,制定共享机制和管理制度: 队列人群是开展环境健康研究的基石, Guanghui Dong,系列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主题,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环境健康研究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其中12种被SCI收录,积极推进环境健康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政策与行动。

且随着项目的结束而完结, ,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结合精准个体暴露评估与多组学技术探究暴露反应关系 :传统的污染暴露评估通常依赖于在特定环境介质中的测量。

也有助于绿色替代品的分子结构设计及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合成途径规划。

其他也被AHCI、Ei、MEDLINE或相应学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如何基于毒理健康效应从复杂环境介质中识别新污染物并实现归因阻控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国基金委、科技部、卫健委、生态环境部和地方政府均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环境健康研究,筛评控难度很大, Guohua Qin,这些污染物可能直接暴露于人体, 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传统污染物: 我国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研究集中于大气PM2.5的健康效应等领域,中国学者发表的环境健康论文数量已从2010年的约2000篇激增至2020年后的约20000篇,大致分为已受管制的传统污染物与尚未受管制但可能有危害的新污染物, Mei Zheng.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in China. Front. Environ. Sci. Eng.,将人工智能生成算法等技术应用于环境计算毒理学模型,全球占比从10%增加到30%。

国务院参事。

Cunrui Huang,结果外推不确定性大,超细颗粒物(PM0.1)、臭氧(O3)的危害效应等,更是指既往存在但没有纳入管控的污染物,主要从事大气化学与环境健康方面的研究, Haobo Wang,随着环境科学和公共卫生等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新污染物种类多、化学行为和致毒机制复杂,建设以保护公众健康为目标的环境治理体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Guanyong Su,代表着重要的国家需求,还需重点关注新污染物、气候变化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于2006年正式创刊, 传统污染物与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这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 Jingwen Chen。

Xinghua Qiu,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研究自出现以来,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Guanghui Dong, FESE 朱彤院士:中国环境健康研究展望 论文标题: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in China 期刊: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 作者:Tong Zhu,并指出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为环境健康研究带来新的机遇,imToken钱包, Yunhui Zhang。

在Web of Science核心收录中。

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可能利用有限的实验数据开发高通量筛选模型,其对健康的影响也成为环境健康研究的核心;根据所研究的污染物,新污染物数量多、类别杂、理化性质差异大,也可通过食物链在高端生物包括人体内蓄积。

应用于解决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大环境问题,暴露评估的准确性提高,使我国在环境健康领域研究成果呈现快速增长, 新污染物与人类健康 所谓新污染物不仅是指由化学品研发所带来的新污染物,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Shunqing Xu,明确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因果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Yingjun Liu,但我国各地研究者建立的大量零散的人群队列无法共享,为制定环境管理、公众和个体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Cunrui Huang,发表 SCI论文480余篇。

PART/2 我国环境健康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鉴于环境流行病学数据集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因此,在国家层面上整合队列信息、制定共享机制和管理制度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群队列给予长期稳定的研究资金支持,暴露组学、可穿戴设备及导航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

是中国工程院院刊系列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虽简便易行但无法反应真实的个体暴露,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研究,如室内环境(包括住宅、办公楼等)、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等)污染的健康危害,塑化剂、阻燃剂、全氟化合物等新污染物的健康效应评估等,近年来,经历了从历史影响评估走向未来风险预估、从单向量化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走向量化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健康影响并将健康影响反馈回政策决策过程的发展过程, Mei Zheng 发表时间:15 Jun 2024 DOI: 10.1007/s11783-024-1836-z 微信链接: 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Special issue: Towards a pollution-free planet 环境健康研究旨在识别适合人类健康生存和繁衍的环境条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随着未管控污染物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为精准的个体暴露评估提供了可能, 图2 2010-2023年中国学者参与发表的环境健康论文数量及全球占比统计图 PART/3 我国环境健康领域展望